一、总 则
(一)工程位置(内容略)
(二)编制依据与目的
为加快对可能发生的洪水灾害事故的反应,及时抢险,有序、高效指导和协助应急救援工作。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法规、条例和政策,结合黄河大桥工程地质条件、标段地理位置和临时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防洪抢险应急救援预案。其目的是:
1、使可能发生的洪水灾害事故不扩大,尽快排除险情,恢复生产。
2、减少洪水灾害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对工程本身的不利影响。
3、使参加事故救援的单位、人员和队伍分工明确,各项救援工作按程序有条不紊地开展。
4、在施工过程中提前对可能发生的洪水灾害地段,做好预防措施。
(三)防汛抢险预案适应范围
本防汛抢险应急救援预案适应某大桥项目部,尤其是对可能发生洪水灾害给工程造成重大损失的工程项目。现将施工队防洪重点公布如下:
(内容略)
(四)防汛应急预案原则
1、各施工队是实施应急救援的责任主体,要独立启动和组织实施防洪应急救援预案。
2、应急救援预案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全力救援,控制态势;降低损失;恢复生产”的应急救援原则。
3、在汛期,各施工队应在项目部的整体指挥下相互进行信息联系和沟通,及时掌握雨情和水情等有关情况。共同做好预防工作。
4、当发生洪水灾害事故单位的应急救援人力、物力、设备不能满足救援需要时,指挥部有权对各施工队的防洪物资实施统一调用。也可以把工程所需要的材料当作救援材料使用。
5、在雨季汛期来临前收集好气象方面有关的资料和信息,必要时在洪峰来临前提前撤离所有的机械设备。
6、当汛期来临时首先封闭便桥禁止通行,其次撤离人员到安全地带,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再考虑撤离设备。
7、当洪水灾害事故超出事发单位处置能力时,及时向其它单位进行社会求救。
二、防汛抢险预案组织体系
(一)防洪抢险预案组织体系

(二)指挥部响应联动预案组织
1、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2、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 任:
成 员:
3、协调联络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4、抢救技术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5、后勤保障组
组 长:
成 员:
6、医疗卫生救护组
(1)工地卫生所
(2)属地医救中心
急救电话:120
7、治安保卫组
(1)组长:
组员:
(2)属地报警电话: 110
8、抗洪抢险队伍
防汛抢险队伍由综合机械队和桩基一、二、三作业队选调组成。 抗洪抢险队长:施工队长
(内容略)
三、预案职责分工
(一)指挥部的职责分工
根据事态的发展全力参与应急救援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领导小组职责
负责制定、审查和发布防洪抢险预案。在接到施工单位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各职能小组人员快速到位,指导和协助事发单位投入应急救援。
2、办公室职责
(1)负责拟定“预案”;组织“预案”的技术交底。
(2)协调各施工单位的领导小组工作。
(3)处置指挥部领导小组交办的应急救援其它事宜。
(4)随时掌握应急救援进展情况,及时下达指挥部领导小组的指令和决策,协助并配合上级部门对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3、抢救技术组
负责指导协助事发单位抢救排险组和技术保障组等工作,具体是:
(1)组织有关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风险评估,对工程实际情况提出事故预防技术措施并督促落实;
(2)做好事故现场安全状况的评估和安全监控;
(3)指导和协助事发单位根据灾害事态确定具体抢救排险方法;
(4)事后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确定事故现场安全清理技术和恢复正常施工的技术方案。
4、协调联络组
负责协助施工单位对外联络和后勤保障等工作,具体是:
(1)与上级单位及社会各界保持联系工作;
(2)及时汇报现场抢险救援进展情况;
(3)必要时寻求地方政府和社会援助;
(4)根据需要调动其它队的人员(包括医务人员)、设备、机具、物资进行现场支援。
5、后勤保障组
负责指挥部应急救援时的后勤保障工作,具体是:
(1)车辆、生活、防护用品的保障;
(2)指挥部等办公区安全保卫;
(3)指挥部对外接待和其它需要急办的事宜。
(二)、各施工队的职责
施工队长是防汛排险的第一责任人。
桩基一队:
桩基二队:
桩基三队:
综合队:
组织本单位认真编写应急救援预案,确保组织机构、设备物资到位,对本单位的重点防洪部位,要认真检查防洪措施落实情况,确保防患于未然。
本单位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按照本单位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实施。下属各类组织及抗洪抢险队伍的职责,按照各单位的应急救援预案严格执行。
(三)、其它组织的职责
1、医疗卫生救护组
由事故单位现场卫生所负责组织。配备相应的医疗救治药物、技术、设备器具,组织紧急医疗救护,负责联系护送受伤人员到就近医院救护和现场卫生处置工作。其它各公司项目部的医务人员由指挥部调动支援。
2、安全保卫组
由事故单位防洪抢险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联系属地公安部门组织警力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控制和治安管理。
3、善后处理组
由项目部负责妥善处理工作,必要时,可求助属地政府有关部门协助。
4、事故调查组
以项目部为主,配合政府有关单位进行调查,项目部按照有关规定指派有关人员配合。
四、防汛抢险物资储备
1、项目部在材料厂储备了防洪抢险物资,该物资为备用料,在发生洪水灾害时,事故发生地点防洪物资不足的情况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对该批物资进行紧急调拨。具体数量见下表。
防洪抢险料具一览表

五、预警系统的运行
(一)事故预测监控
项目部应加强本单位所属工程排洪通道的监控,完善监控体系,开展风险分析评估,采取预防措施,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
(二)事故预警机制
项目部建立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实施24小时不间断的干部值班制度。按国家标准明确事故预警级别的原则、条件和信息发布程序及时发出警报的方法和方式。使所有人员明白正处于什么状态。预警的信息应当及时、准确、全面。
(三)预警信息发布
1、信息沟通:项目部要加强同施工队之间的联系,项目部主管领导和施工队主管人员的手机应24小时处于在线状态,做到险情可以及时、准时上报到防洪抢险有关部门,同时,也利于上级领导对下面防洪抢险工作的掌握。
2、事故报告:发生洪水灾害的单位,在第一时间内立即报告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报告项目部负责人和本单位上级主管领导或部门。指挥部领导接到报告后,立即报告属地政府。特别紧急情况下,可越级上报。
六、事故的应急响应
(一)Ⅰ级应急响应
发生一级、二级和三级重大事故时,由属地政府统一组织实施,项目部领导小组启动《指挥部防洪抢险应急救援预案》。各组人员当接到Ⅰ级应急响应行动时,应以最短时间内到达事故现场,全力投入抢险救灾行动。事发单位及时启动本单位的应急救援预案全力以赴组织救援。
如事故超出本单位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由项目部直接调动其它施工队的人员、物资、设备进行支援,或及时报请属地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自治区、市级)应急预案实施救援。
(二)Ⅱ级应急响应
发生四级或以下重大事故时,由各施工队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自行启动本级《应急救援预案》,根据事故灾难或险情的严重程度或事态控制情况,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并及时向项目部领导小组报告,汇报抢险救灾进展情况。如事故升级,超出本单位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应及时报请属地应急救援机构和项目部领导小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实施救援。
七、灾害事故应急处置
(一)根据灾害事故的危害程度及灾情实行分级管理。现场处置主要依靠施工单位自身应急处置力量,指挥部密切配合协助。发生事故的单位应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有效地实施先处置,全力控制事故发展态势,防止事故扩大而引发二次人员伤害。
(二)根据事态发展和变化的实际情况,如果出现急剧恶化的特殊险情时,可依据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及时、果断地采取紧急处置措施。
(三)各级应急处置程序基本决策过程如下:施工单位领导小组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紧急会商,分析灾害的范围、程度、影响及发展趋势,迅速向项目部领导小组报告灾情,并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1)在诸多问题中分清轻重缓急,选择解决、处理最紧迫、最重要的、对全局最有影响的问题。控制灾情险情,防止灾情扩大。
(2)具体布置有关部门及抢险救灾队伍的任务和措施。具体解决抢险救灾所需的人、财、物资源等。
(3)追踪事故的发展及抢险救灾措施贯彻落实的反馈信息,评估抢险救灾措施的效果和质量、追踪决策,修正决策。
八、灾害现场的恢复
现场的恢复也可称为紧急恢复,是指事故被控制住后所进行的短期恢复,从应急过程来说意味着应急救援工作的结束,进入到另一个工作阶段,即将现场恢复到一个基本稳定的状态。在该过程中实施的主体为各公司项目部,局指配合,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防洪抢险领导小组宣布救援工作结束,抢险队伍要逐步有秩序的撤离灾害现场,并按照有关规定交接现场的有关设备、机械和物资;
2、随着抢险队伍的撤离和有关交接工作的完成,事故发生单位要逐步恢复正常施工作业状态;
3、在恢复施工的过程中,事故发生单位要安排专人负责,对灾害现场残留有碍施工的杂物进行清理,同时对灾害地段和受影响的区域进行连续检测和监控,防止灾害再次的发生;
4、防洪抢险工作完成后,事故发生单位要详细统计灾害损失,同时认真进行事故原因分析,总结教训,进一步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并把总结资料上报项目部防洪抢险办公室备案。
相关文章:
席梦思为什么叫席梦思(“席梦思”名称是怎么来的?)04-02
为什么买房不买顶楼(“穷买顶楼傻买一楼”,这句话真的有道理吗?)04-01
家里没跳闸为什么没电了(客厅插座突然没电了怎么办?)04-01
日本为什么不睡床(为什么日本人全都喜欢睡地上,而不睡床上?)04-01
美国房价为什么便宜吗(美国房子便宜的原因原来在这?)04-01
避雷针为什么是尖的(避雷针的原理、作用)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