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水资源管理工作情况汇报(十)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6 13:00:29    

水资源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一、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2022年初,国务院《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和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出台后,我市认真贯彻落实,按照国务院和水利部提出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我市将用水指标分配各区、县,相关工作正在进行。具体是:到2025年我市用水总量控制在21.89亿m3,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4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35%以上。全市防洪保护区防洪标准达标率为100%,城市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0%,农村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80%,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66%,其他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86%

为实现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目标的制度建设和措施保障,为配合水利厅开展跨设区市河流交界断面水质水量达标考核,我局草拟了《跨县区河流交界断面水质水量达标考核办法》,近年来,我市又先后出台了《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水功能区划》、《城区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实施方案》等涉水规划,《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水资源管理控制指标》于2023年完成并印发实施。

二、节水型社会建设情况

节水型社会建设,既是水生态环境保护利用的客观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在逐步推进,其作用和效益日益显现出来,城市水环境、资源保护等都有了明显的增强,生活用水安全得到了有力的保障,为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辖区人民安居乐业享受美好生活提供了可靠的水环境支撑。

到目前为止,我市在努力完成节水型社会建设中期规划所规划的任务。

1.我市政府成立了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水利局、发改委、工信委、住建委、财政局、农业局、环保局等部门参加的节水型社会建设领导小组。

2. 我市各有关部门充分利用每年的世界水日等宣传活动,开展节水型社会宣传活动。

3. 我市按照国务院和水利部提出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已将用水指标分配各县(区)。

4.我市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办法和实施方案,将指标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同时,加强节水管理,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抓好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工作,完善突发水污染事件水利部门应急预案,严格执行水污染事件报告制度。

5. 至2023年,全市节水器具普及率要求达到80%,城市公共自来水管网漏损率为24.22%。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2010年的80%上升到目前的83%。2012年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为110m3/万元,较2020年的140m3/万元降低了21.4%,完成年度目标任务。2022年全市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从2020年的0.37提高到目前的0.41,全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新增恢复有效灌溉面积21.68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05.17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04万亩。当前,我市正在开展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建设、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专项县建设、灌区末级渠系工程建设、“五小”水利工程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等项目建设。我市目前已对36个水功能区进行监测,监测率为72%,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 75%以上,中小河水功能区水质较好(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县城区和农村供水水源地和水质达标率已达90%以上,省界缓冲区水质全面达标。

6.加强各类节水重点工程和节水示范工程的建设。在市政工程方面对各大广场进行公厕改造;部分市政道路采用软式透水管、陶瓷透水硅砂砖、雨水收集系统收集雨水。

7.建立各项保障措施机制,在财政投资、政策法规以及责任考核等方面对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推进予以保障。

总的来说,我市在“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中,能全面落实好水利部、水利厅的工作部署,按照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有关要求、工作任务与目标,因地制宜,理清思路,积极探索,勤于实践,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开展有条不紊且富有成效,各项工作目标进度符合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的要求。

三、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

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内容主要是:取用水户实时监控;入河排污口和水功能区水质监测;交界断面水质监测;对水资源开发利用进行有效和及时评价;落实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以及水权分配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我市从2022年起逐步加大了对我城区饮用水源地、水功能区、入河排污口的水质监测,年监测经费目前达到370万元。省厅在我下达的在线监测安装指标为232套。

四、水生态文明建设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涉及城市防洪排涝供水工程建设、水资源配置与节水用水、水生态修复与水环境整治、河湖岸线绿化美化亮化与水景观营造、水管理体制等,关系城市功能的发挥、生态环境安全的保障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联到城市规划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市政交通建设、土地开发利用、环境改善保护和城市管理等方方面面,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比如,成立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领导协调机构,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 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水利部门具体承办,形成规范有序的工作机制,强力推动创建工作。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建设、卫生、环保、林业、国土资源、交通、旅游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和协作配合,发挥各个政府部门的资源优势与职能作用, 形成齐抓共创的工作格局和建设合力。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目前在全国仍处于初期阶段。我没有列入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市,今后我们将加强和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为推进我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开辟思路、积累经验。

五、地下水管理和保护

地下水资源是地下水含量的动态水量,用地下水的补给量来表示,它包括河川基流、潜水蒸发和潜流三部分。大气降水入渗补给是我市地下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来源。

根据地下水资源存赋的水文地质条件的不同,我市地下水主要为岩溶地区的岩溶水及低山的基岩裂隙水和河谷平原空隙水。岩溶水主要存在方式为地下河,补给总面积8692平方公里;中低山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的非岩溶地区,面积24090平方公里;河谷平原孔隙水,分布在河谷内,面积约956平方公里。

我目前尚未有详细的地下水资源评价文本,2020年我市大旱年份,只有部份县的地下水状况由国家地矿部门进行初步勘探,所得成果水利部门无法供享。但多年来根据法律法规有关“在市政管网覆盖的区域,不得开采地下水”的规定,水利局没有批准过辖区内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只有少数城乡居民为人畜饮水需要,打井取用少量浅层地下水。根据水资源管理要求,取用水资源不能排污入地下水源和溶洞。

六、水资源优化配置与调度

水资源优化配置与调度主要是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各类用水竞争、上下游左右岸协调、不同水利工程投资关系、经济与生态环境用水效益、当代社会与未来社会用水、各种水源相互转化等一系列复杂关系中相对公平的、可接受的水资源分配方案。

我市降雨量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主要是夏秋多,冬春少。五月至九月为主要降雨期,水量充沛降雨量可占全年降雨量的70%左右。十二月至次年三月为少雨期,降雨量只占全年的10%左右。

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以及受地形、地质、植被等下垫面因素的影响,河川径流量的地区分布相差很大。我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滋土润,多年平均水资源量约为182.5亿m3,可利用水资源量70.9亿m3(按世界水资源利用率40%的高限计算),现状人均拥有水资源量4580 m3,约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2,人均可利用淡水量1955m3。按照世界人均可利用淡水量不足1000m3即为水荒来看,我市总体上并不缺水。然而由于水资源在地区与时空分布上的极不均衡,石山地区地表河流奇缺,加之山区河道坡降大,使我地区仍和全国各地一样依然是水旱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区域,水的供需矛盾仍十分突出。连年的干旱少雨,特别是在盛夏高温期的“伏旱”时有发生,常使夏秋作物大面积减产。水短缺的类型主要有两类:一是工程性缺水,主要是由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而供水工程落后,供水能力下降,部分区域供水工程投入不够;二是水质性缺水,主要集中沿河4县(市),原因是由于工业和城市污水大量任意排放,使水质污染日趋严重,有的县城被迫另辟水源。

因此我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与调度很有必要,这几年主要是开展如下几个工作:一是严格制定“三条红”线管理制度;二是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厂矿企业污水处理回用建设和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工作;三是实施水源工程建设,逐步实现城市用水与农村用水、传统水资源和其他水资源统一配置,实现城乡防洪、河道整治与水生态建设统一管理;四是根据水资源条件确定经济社会规划布局,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构筑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五是制定水资源规划,编制区域内水资源配置方案,明晰各级水权,确定各行业单位用水控制指标,完善定额管理体系;六是实施水权管理,制定水价政策,管理水费秩序,建立交易规则,培育和调控水市场,统一调度和统一管理水资源。

七、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水资源管理机构不全,人员编制少。我市水利局具体从事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的机构是水政水资源科,该科目前只有科长一名,担负着全局政策法、水资源管理和全市节约用水三个部门的工作职责,虽然在市水政监察支队的协助下,多年来都能很好地完成了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任务,但是由于人员少,平时只能完成一些日常的水政水资源管理和上级部门、市政府交办的工作,在创新和改革方面力有不逮。希望上级部门与编制部门沟通,行文统一成立市一级的水资源管理中心,以解决各地水资源管理机构人员不足的问题

2、重建设轻管理。在水利建设和水资源管理方面或多或少地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大家都在积极地找钱跑项目,但管理跟不上,违背了政府职能部门重在管理的初衷。

八、建议

目前,地方水资源保护管理机构几乎是一片空白,这与水利部“三定”职能不相适应,与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不相适应,建立和健全各级水资源保护管理机构,是实施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战略的一个重要前提,希望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帮助下,尽快成立以下几个机构:①水资源保护协调小组,成员由水利、发改委、环保等有关单位组成,办公室设在市水利局,负责组织和监督实施水资源管理和保护规划;②地方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办公室;③建立水资源保护及监管机构;④健全水环境监测中心。

***********************************************************************************************

(本文仅为写作提供参考,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请勿对号入座)


(网络图片,与文章无关)

相关文章:

家里为什么会长蘑菇(墙壁上为什么会长蘑菇?)04-02

席梦思为什么叫席梦思(“席梦思”名称是怎么来的?)04-02

为什么买房不买顶楼(“穷买顶楼傻买一楼”,这句话真的有道理吗?)04-01

家里没跳闸为什么没电了(客厅插座突然没电了怎么办?)04-01

日本为什么不睡床(为什么日本人全都喜欢睡地上,而不睡床上?)04-01

美国房价为什么便宜吗(美国房子便宜的原因原来在这?)04-01

避雷针为什么是尖的(避雷针的原理、作用)04-01

米兰花为什么不香(6种“吃醋花”,就是喜欢酸)03-31